“春日的雨絲是天空寫給大地的詩,秋天的落葉是樹木送給泥土的信——”在咸寧市第十八小學五(二)班的語文課上,班主任謝倩正帶著學生們輕聲誦讀散文片段。暖陽斜映中,她俯身指導一名學生修改作文,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與稚嫩的讀書聲交織,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教育圖景。這位扎根講臺九年的語文教師兼班主任,用文字的溫度與師愛的厚度,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凡的教育篇章。
以文為舟:語文課堂里的詩意棲居
“語文不是枯燥的字符,而是生命的對話?!弊鳛檎Z文教師,謝倩深諳文字的力量。她將古詩文誦讀融入晨讀課,帶領(lǐng)學生用輕快的節(jié)奏吟唱《江南》《詠鵝》;在作文教學中獨創(chuàng)“生活觀察本”,讓孩子們記錄“桂花落下的弧線”“同桌笑起來的酒窩”;更自創(chuàng)“漢字故事會”,從“春”字的甲骨文講到“愛”字的繁體結(jié)構(gòu),讓橫豎撇捺間流淌文化血脈。
這份匠心換來豐碩成果:2022年她榮獲師德師風征文市一等獎;她執(zhí)教的班級學生作文多次在市級比賽中獲獎;在咸安區(qū)語文教研會上分享教學經(jīng)驗,其“情境式讀寫融合”模式獲得一致好評?!爸x老師的課像魔法,漢字都活過來了!”學生小雨在日記本里寫道。
以愛為橋:班主任的“情感教育學”
“教育是心與心的同頻共振。”身兼班主任的謝倩,將語文教師的細膩轉(zhuǎn)化為治班智慧。面對新生紀律渙散,她巧用“榜樣激勵法”,把行為規(guī)范編成童謠:“字端正如春苗長,聲輕柔似溪水流”;當課堂喧鬧時,她舉起自制的“靜心荷花牌”,笑言“荷花聽見噪音會合攏花瓣哦”。這些充滿文化韻味的引導,讓規(guī)矩不再是冰冷的枷鎖。
今年初春的詩歌朗誦比賽,見證了她的“放手哲學”。腳踝受傷的她,將古詩舞蹈編排全權(quán)交給學生,孩子們自主排練、合作發(fā)力,最終斬獲一等獎。賽后總結(jié)會上,她含淚念起學生的排練日記:“謝老師說信任比指導更重要,我們要做照亮自己的星星”。這句話被裱進班級“成長記憶墻”,成為師生同成長最耀眼的注腳。
以柔化剛:九年堅守的溫度刻度
在謝倩的辦公桌上,有學生集體手繪的畫卷,用百家姓拼貼的“謝”字掛飾,以及本屆孩子每日輪流放置的“今日最美句子”便簽。感懷師恩的主題班會課上,當孩子們哼唱《班主任之歌》時,她忽然想起九年前初登講臺的自己——那個緊張到板書發(fā)抖的姑娘,如今已能笑著擁抱教育路上的酸甜苦辣。
“九載春秋,學生是我最好的教科書?!泵鎸臉I(yè)獲得的榮譽與稱號,她更珍視那些細微的成長:自閉男孩在作文中寫下“謝老師的眼睛會說話”,頑皮“小刺頭”當上文雅“領(lǐng)誦員”,而家長那句“孩子說長大要成為謝老師這樣的語文老師”,則讓她看見教育生命的延續(xù)。
從青澀到成熟,謝倩用三千多個日夜詮釋“語文人”的使命:在拼音格里播種希望,從標點中聆聽成長,借文字傳遞生命的熱度。正如她在教育札記中所寫:“語文教師的幸福,是看童真在墨香中舒展,是聽花開的聲音里有平仄,更是用九年、十九年、九十年,去等待一個靈魂被文字溫柔照亮的故事。”
記者 章文靜
編輯:何珊
上一篇:
以育人的思維教數(shù)學——記優(yōu)秀教師劉春芬的教育情懷
下一篇:
三尺講臺守初心 三十春秋育桃李——記咸寧市第二小學優(yōu)秀教師余蘭
最近,一篇名為《生活在樹上》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(fā)網(wǎng)絡(luò)熱議。然而,滿分作文究竟應不應當承擔指揮棒式的導向作用?評判一...
《知己知子》內(nèi)容簡介:多年來在跨文化的語境下,作者運用教育學理論和理念,結(jié)合個人養(yǎng)育孩子的親身經(jīng)歷和經(jīng)驗,通過對周邊...
學生在寫作想象類作文時,可以根據(jù)題目要求,圍繞一個集中而鮮明的主旨,具體而詳細地寫出想象的內(nèi)容,包括時間、地點、人物...
2日,鄭慧芬接受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說,語文學習要靠積累,作文教學中要給學生插上想象翅膀,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...
崇陽縣第三小學陳利平老師是一位以匠心雕琢教育初心的守望者, 24年的辛勤耕耘,讓她收獲了很多成績。
以“帥作文”大賽為依托,全縣各中小學生的文學素養(yǎng)和寫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,一批彰顯個性的優(yōu)秀作文被挖掘出來,一批有創(chuàng)...
語文,是每個孩子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(chǔ)。
通過此次作文競賽,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,讓學生享受到寫作的樂趣,激發(fā)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,讓閱讀與師生們息息...
據(jù)悉,咸安區(qū)已成功舉辦三屆征文活動,持續(xù)為咸安區(qū)30多萬名中小學生提供競賽平臺,有效激發(fā)了中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熱情。
6月21日下午,在咸安區(qū)外國語實驗小學報告廳內(nèi), 8名即將畢業(yè)的小記者領(lǐng)到了自己的稿酬和證書,他們雙手接過證書,臉上溢滿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