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0年11月,著名國畫大師李可染被文化部咸寧向陽湖“五七”干校安排到丹江分校。
李可染,1907年出生,江蘇徐州人,中央美術學院教授,青年時期師從齊白石。他受批判的作品主要是《苦吟閣》、《鐘山風雨起蒼黃》、《萬山紅遍》和他寫的《寂寞之道》,尤其是《寂寞之道》批得最狠,這本來是大師講述從事藝術創(chuàng)作要有苦行僧精神,不能急功近利,要甘于寂寞,誰知那些不學無術的“革命”派硬說他是宣傳消極怠工、不思進取、不努力革命等反動思潮。
在丹江分校,他的工作主要是坐在傳達室值班,看守自行車,負責出黑板報和接、傳電話等。他住在一棟平房的套房里,有客廳和臥室,客廳被他當作畫室。在當?shù)兀c青年美術愛好者、縣文化館美術干部陳天裁成了莫逆之交。陳天裁經常帶著畫作去請教他,他都一絲不茍,認真點評。他還對陳天裁說:“很多外國人不理解中國畫的用色為什么那樣簡單,而畫面效果卻極為豐富,豈不知全在用墨上做文章。因為墨的濃淡、干濕變化,顏色一罩,看起來就豐富了?!?/p>
李可染在丹江分校幾乎沒有畫畫,除了《桂林》、《井崗山》、《長征》等幾幅很小的草圖,他僅僅畫了一幅《韶山》。那是因為美國總統(tǒng)尼克松在1972年2月要訪問中國,周恩來總理指示相關部門組織一些有成就的畫家創(chuàng)作一批布置畫。李可染于是構思了幾幅畫,其中一幅就是“韶山”。但韶山當時是什么現(xiàn)狀他不得而知,缺乏創(chuàng)作素材和靈感,于是請假去了一趟韶山。到韶山后,當時各地前來朝拜、參觀毛主席舊居的人員絡繹不絕,人山人海,紅旗招展,他為這一盛況所感動,創(chuàng)作靈感豁然而來?;氐降そ中:?,他就在他的“畫室”里埋頭創(chuàng)作起來,經過幾天奮戰(zhàn),終于完成了國畫《韶山》。受畫案不大這一條件的限制,所畫的“韶山”雖然大氣磅礴、氣勢恢宏,但畫幅明顯窄小。2009年4月,這幅畫在北京城軒春季拍賣會上以1624萬元高價成交。
1971年10月,由于有國務院開具的證明信,李可染被調回北京作畫?;鼐┖?,他就一直住在民族飯店作畫,直到1973年7月才遷入三里河住處。(吳裕舜)
編輯:Administrator
上一篇:
[向陽湖文化名人軼事⑨]王冶秋:視文物事業(yè)如生命
下一篇:
[向陽湖文化名人軼事⑥]臧克家:樂當“現(xiàn)代陶淵明”
15年前,他懷揣著5元一幅的臨摹字畫穿行于深圳的街巷中等待買主;15年后,他執(zhí)筆潑墨一字值千金。他為眾多名人制印,40年的孜...
退休后如何與時光相伴?赤壁一位老人選擇了“書海沉浮”,“打撈”本地歷史和文化。近日,赤壁市文史工作者,古稀老人張海濤...
作為一位對保護和傳承鄂南民間文化有著強烈責任感的學者,20多年來,定光平一直行走在家鄉(xiāng)故土,開展基層調查、學術研究和鄂...
他,8月初受邀出席在意大利舉行的“中意書法交流論壇暨書法筆會”,為意舉辦方揮毫題贈“學無止境”墨寶; 他,書法作品...
咸安區(qū)官埠橋鎮(zhèn)文化站66歲的的退休干部王焰,十幾年來堅持業(yè)余詞曲創(chuàng)作,在全國《詞刊》、《歌曲》等音樂刊物發(fā)表作品100多首...
熊應華,1951年出生于號稱“木雕之鄉(xiāng)”的通山縣九宮山鎮(zhèn),1971年師從岳父陳新旺學習木雕技藝,后成為“通山木雕”陳氏第四...
1999年10月,中國藝術院舉辦“共和國50年藝術研討會”,他撰寫的提琴戲調研文章《活躍山區(qū)群眾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隊伍》參加...
咸安區(qū)汀泗橋鎮(zhèn)馬鞍村12組村民高緒才,過著與眾不同的人生。他白天下地干活,晚上及農閑時揮毫潑墨或創(chuàng)作詩歌,矢志不渝地...
在嘉魚縣,有這么一位收藏達人,名叫劉浩然,在家中打造“紅色展覽館”,耗時20多年收藏了毛主席語錄瓷器、毛澤東雕像、畫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