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消費者遭遇:
張女士(32歲)購買某保險公司重疾險及高端醫(yī)療險時,被代理人推薦“免費增值服務包”,包括:
l 三甲醫(yī)院專家掛號綠色通道
l 全年不限次數(shù)線上問診
l 免費體檢套餐
問題暴露:
1. 實際預約專家號時,被告知“合作醫(yī)院僅限7家”,且須排隊一個月;
2. 線上問診醫(yī)生回復延遲,且多次推薦自費藥品;
3. 體檢機構并非宣傳中的三甲醫(yī)院,且體檢項目縮水(如“全身CT”變胸片)
02
消費者權益保護要點:
1. 知情權:要求保險公司提供增值服務書面說明(如增值服務手冊,合作機構名單)。
2. 公平交易權:若增值服務未兌現(xiàn),可主張扣減相應保險費或解除合同(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》第20條)。
3. 信息安全權:仔細閱讀隱私協(xié)議,避免授權超出必要范圍的數(shù)據(jù)使用;選擇知名檢測機構,降低數(shù)據(jù)濫用風險。
03
增值服務的常見風險提示:
1. 宣傳誤導風險
案例:保險公司宣傳“全球緊急救援服務”,但條款中限定為“亞洲地區(qū)”,且須自費交通費。
風險提示:增值服務≠核心保障,需核對服務條款中的覆蓋區(qū)域、次數(shù)、適用條件。
2. 服務縮水風險
案例:“承諾24小時電話醫(yī)生”,但夜間撥打無人接聽。
提示:要求保險公司書面響應服務標準,警惕各類模糊描述。
3. 隱形捆綁風險
案例:投保時默認勾選條款,需捆綁購買某類醫(yī)療產(chǎn)品才能享受此項服務。
提示:部分增值服務可能以投保時捆綁銷售為代價,需仔細了解合同條款及服務標準。
4. 第三方合作風險
案例:保險公司合作的體檢機構倒閉,部分服務項目無法兌現(xiàn)且無替代方案。
提示:增值服務多依賴第三方,需確認合作方資質和公司應對方案。
編輯:泰康人壽
上一篇:
【泰康人壽】泰消保 | 風險提示:留守兒童防騙行動指南
下一篇:
【泰康人壽】泰消保 | 零距離上門保全,書寫金融助殘暖心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