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成都8月31日電 題:李家鈺:“不滅倭寇誓不還”的川軍將領
新華社記者薛晨
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大興鎮(zhèn)爐坪村,矗立著一座軍人的半身雕像,目光炯炯,凝視遠方。雕像旁側便是一代抗日名將李家鈺將軍陳列室。
這是李家鈺雕像(資料照片)。新華社發(fā)
“當年他本可隨大部隊撤離,卻毅然率部堅守陣地,為友軍爭取撤退時間……”爐坪村黨委副書記劉文軍向前來悼念英烈的人們,動情講述李家鈺以身報國的感人事跡。
李家鈺,1892年生于四川省蒲江縣大興場(今大興鎮(zhèn)),1909年考入四川陸軍小學堂第四期,又先后在四川陸軍軍官學堂和南京陸軍軍官預備學校學習。
全民族抗戰(zhàn)爆發(fā)后,時任國民革命軍第47軍軍長的李家鈺義憤填膺,請纓殺敵。
“男兒仗劍出四川,不滅倭寇誓不還。埋骨何須桑梓地,人間到處是青山?!?937年9月,李家鈺接到出川抗戰(zhàn)電令后,在抗日動員誓師大會上以詩言志,后率47軍所轄104師、178師約1.8萬川軍將士從西昌出發(fā),著單衣草鞋,長途跋涉,奔赴晉東南抗日前線,抵御日寇的攻勢。
李家鈺率領的川軍雖軍械裝備簡陋,卻以悍勇堅韌聞名。
1938年春,裝備精良的日軍108師團104旅團,進犯山西東陽關及長治城。李家鈺率川軍將士據(jù)守東陽關三晝夜,后因傷亡過重,棄守東陽關。隨后,日軍集中火力,又向長治城發(fā)起強攻。在飛機大炮輪番轟炸下,長治北門陷落。將士們憑血肉之軀與日軍在城內展開肉搏巷戰(zhàn),血戰(zhàn)兩晝夜,川軍彈盡糧絕,撤出了長治城。
東陽關和長治城兩戰(zhàn),打出了川軍英勇威武的氣概,重挫日軍囂張氣焰,敵我傷亡均在千人以上。李家鈺的部下黃開仁曾回憶,日軍在武器上占盡優(yōu)勢,但川軍將士頑強抵抗。戰(zhàn)斗中炮擊持續(xù)不斷,山頭草木被焚為灰燼,很多士兵的軍衣軍褲被火焰燒得破碎。長治保衛(wèi)戰(zhàn)也被稱作“山西東南角抗戰(zhàn)中最悲壯的一幕”。
在駐防長治時,李家鈺等與八路軍一個炮兵部隊聯(lián)防守城,其間,與八路軍結下了深厚友誼。1938年1月,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途經長治,李家鈺請他向軍官講授抗日游擊戰(zhàn)的重大意義和戰(zhàn)略戰(zhàn)術。
在國家大義面前,李家鈺拋下黨派之別,一心報國,始終秉持國共團結抗日的信念。
1944年,日軍調集14萬精銳兵力發(fā)起豫中會戰(zhàn),先后占領鄭州、許昌、洛陽等地。李家鈺奉命率部阻擊日軍,掩護40多萬友軍撤退。5月21日,在陜縣秦家坡旗桿嶺,李家鈺與200余名官兵遭遇日軍伏擊,激戰(zhàn)中,他身中數(shù)槍,壯烈犧牲,年僅52歲。
“當年跟隨父親一同回家的有遺筆和血衣?!崩罴意曋永羁肆只貞浿郎y忘的一幕。裝遺筆的玻璃框里,是一幅李家鈺的題字:“男兒欲報國恩重,死到沙場是善終”;而裝血衣的框里,則掛著他犧牲時的戎裝,“軍裝已被血浸透,滿是槍眼?!崩羁肆终f。
“李家鈺將軍用生命踐行的愛國誓言,就像旗桿嶺上永不熄滅的火炬,照亮著后人前行的路?!泵慨斨v起李家鈺的事跡,劉文軍心中都滿是崇敬。
如今,爐坪村的李家鈺將軍陳列室內,擺放著李家鈺的家世譜系、書札信函、題詠追贈等史料,這里已然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每年5月,李家鈺的子女李克林和李培蓉都會到此緬懷父親。“父親為了國家大義,義無反顧投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(zhàn)斗中并為國捐軀,他英勇抗戰(zhàn)的英雄氣概,也成為我們傳承不斷的家族精神。”李培蓉說。
編輯:但堂丹
上一篇:
80年前的那場勝利,新華社六篇重磅述評系統(tǒng)闡釋
下一篇:
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丨陳蘊瑜:“成仁取義為我夙愿”
○王恬原以為歷史就是課本上一串串的年代人物表,生硬而單一,散發(fā)著一種陳舊書卷的潮濕氣味,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夫子愿意...
中國人民解放軍者,老百姓之子弟兵也。三灣改編,古田會議,人民軍隊定綱。板門店聯(lián)合國軍哀嘆失敗,珍寶島捍衛(wèi)尊嚴蘇修泡湯...
人民軍隊賦中國人民解放軍者,老百姓之子弟兵也。三灣改編,古田會議,人民軍隊定綱。板門店聯(lián)合國軍哀嘆失敗,珍寶島捍衛(wèi)尊...
編者按:2020年9月3日,是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。八路軍在平型關戰(zhàn)役中繳獲的步槍1937年9月25...
巍巍太行,莽莽呂梁。這里,曾是八路軍第一個敵后根據(jù)地誕生地,八路軍總部等重要機構長期駐扎在此。在左權縣找尋紅色記憶“此...
光明日報報道組:光明日報記者宋喜群、王瑟、楊永林、張哲浩、萬瑪加、王建宏、張文攀、王藝釗、王冰雅光明日報見習記者王雯靜...
新華社太原5月23日電?題:“八路軍故鄉(xiāng)”的好日子新華社記者魏飚上午9點, 93歲的山西省長治市武鄉(xiāng)縣磚壁村村民肖江河吃過早...
題:“八路軍故鄉(xiāng)”的好日子新華社記者魏飚上午9點, 93歲的山西省長治市武鄉(xiāng)縣磚壁村村民肖江河吃過早飯后,來到家附近的八路...
“一顆顆攻擊的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,劃破了夜空,各路突擊部隊簡直像猛虎下山,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(jù)點,雷鳴般的爆炸聲,一處...
“左手一指太行山,右手一指是呂梁……”太行山壁立萬仞,呂梁山溝壑縱橫,南北綿延400多公里的太行呂梁,猶如兩條巨龍縱臥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