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筆尖藝術陶冶情操
一件寬大的中式對襟上衣,一條黑色的棉布褲子,走動間似有狂狷風流之態(tài),穿著自有一派書家風范,談話卻流露出平和、淡定的人生態(tài)度——9日,初見金葉書畫院院長陳新民,他給我們的印象是“灑脫”。
陳新民最擅長草書??纯此淖髌罚鲃又g透出一股淡定、凝練的藝術風格,韻味十足,卻又看似隨心所欲。我們又想,或許是他的自由天性,注定了與草書的情緣。
今年66歲的陳新民出生于貧寒農(nóng)家,14歲時到縣城上學,偶然間看到他人的書法作品,肆意曠達,從此迷上書法。
但貧窮的家庭無力為他提供汲取書法養(yǎng)分的環(huán)境,他到處找尋機會。門牌、對聯(lián)……都成了他的“老師”?!澳菚r,沒有字帖臨摹,我看到字就仔細研究它的造型、結(jié)構(gòu),之后再‘瞎寫亂畫’?!标愋旅裾f,他就是這樣走進書法之門的。
一次,他無意中得到魯迅先生的一本手札,于是悉心研究,沒事就拿出來看、揣摩,書法技巧逐日提升。
陳新民沒有任何愛好,獨愛寫字。幾十年來,不管有多忙,或者多累,他每天都要練一練字。尤其走上領導崗位后,他把書法的精髓帶到了企業(yè)管理中。
陳新民說,書法書寫的是勵志警句、詩人詩句、偉人教誨,意境高、素質(zhì)高、情操高,能給人啟迪,振奮人心。
6年前,陳新民退休,一心沉浸于自己的書法世界中。一改以前隨意揮灑筆墨的做法,他搜集來各種專業(yè)書籍,各類大家字帖,細細研磨書法的法則,開始臨摹字帖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陳新民得窺草書藝術一角。在深刻了解草書法之后,用筆自成一體,也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,甚至還做出了一些創(chuàng)新。
陳新民認為,寫字能看出人的心情。郁悶時,字充滿郁結(jié)之態(tài),運筆間晦澀不通;高興時字大氣豪放,筆走龍蛇游刃有余;安靜時,字枯而不燥、墨多而不臃, “著”而不飄?,F(xiàn)在的陳新民字如其人,用筆蒼勁流暢,起承轉(zhuǎn)合間筆墨濃淡相宜,遒麗峭勁,灑脫之中有寧靜之態(tài)。
不同于年輕時候他人的刻意逢迎,陳新民現(xiàn)在的書法得到了行內(nèi)行外人士的真心認同。一對年輕夫妻看中了他的作品“幽蘭雅韻”,特地向他討來放在家中,以養(yǎng)家中雅風;行內(nèi)人士更是對他現(xiàn)今作品贊不絕口,“境界到了”。
年近七旬,還精神矍鑠,陳新民用自身的例子告訴我們,寫字運筆就要運氣,練習時間長了,健康更上一層樓。
寫字可以陶冶情操,這更是陳新民從沒改變過的認知。作為精神食糧,書法能讓人從繁瑣、不快中脫離出來,進入一種澄澈寧靜的狀態(tài)。
“寫字成就事業(yè),說的就是人的精神素養(yǎng)提高之后,對事業(yè)的認知、投入、把握都會有新的提升?!标愋旅窆膭畲蠹疫M入書法的世界。
為此,陳新民帶頭籌建金葉書法院,構(gòu)建一個了解書法、展示書法的平臺,成為咸寧的一張文化名片。他自己的作品更是多次參加全國書畫展,被很多著名書法雜志刊登。(記者 馬麗 見習記者 趙曉麗)
編輯:Administrator
上一篇:
畫里尋路人 ——訪市美術家協(xié)會副主席劉旭川
下一篇:
走近汪國真
15年前,他懷揣著5元一幅的臨摹字畫穿行于深圳的街巷中等待買主;15年后,他執(zhí)筆潑墨一字值千金。他為眾多名人制印,40年的孜...
退休后如何與時光相伴?赤壁一位老人選擇了“書海沉浮”,“打撈”本地歷史和文化。近日,赤壁市文史工作者,古稀老人張海濤...
作為一位對保護和傳承鄂南民間文化有著強烈責任感的學者,20多年來,定光平一直行走在家鄉(xiāng)故土,開展基層調(diào)查、學術研究和鄂...
他,8月初受邀出席在意大利舉行的“中意書法交流論壇暨書法筆會”,為意舉辦方揮毫題贈“學無止境”墨寶; 他,書法作品...
咸安區(qū)官埠橋鎮(zhèn)文化站66歲的的退休干部王焰,十幾年來堅持業(yè)余詞曲創(chuàng)作,在全國《詞刊》、《歌曲》等音樂刊物發(fā)表作品100多首...
熊應華,1951年出生于號稱“木雕之鄉(xiāng)”的通山縣九宮山鎮(zhèn),1971年師從岳父陳新旺學習木雕技藝,后成為“通山木雕”陳氏第四...
1999年10月,中國藝術院舉辦“共和國50年藝術研討會”,他撰寫的提琴戲調(diào)研文章《活躍山區(qū)群眾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隊伍》參加...
咸安區(qū)汀泗橋鎮(zhèn)馬鞍村12組村民高緒才,過著與眾不同的人生。他白天下地干活,晚上及農(nóng)閑時揮毫潑墨或創(chuàng)作詩歌,矢志不渝地...
在嘉魚縣,有這么一位收藏達人,名叫劉浩然,在家中打造“紅色展覽館”,耗時20多年收藏了毛主席語錄瓷器、毛澤東雕像、畫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