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煒煒
《荀子·勸學》中有這么一段話:蚓無爪牙之力,筋骨之強,上食埃土,下飲黃泉,用心一也。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,用心躁也。荀子用此形容做學問要有一種韌勁,但毋庸置疑,不僅學習如此,任何一項工作,都離不開這種“一抓到底”的精神。
當前,隨著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的不斷深入,各地都積極開展各種行動,對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進行集中整治,著力解決群眾最操心、最煩心、最揪心的具體問題??梢哉f,聚焦群眾關切的小事難事,打通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相信已經成為每一個黨員干部的共識。按理說,服務群眾也并非難事,可為何這么多年來,“最后一公里”卻常常出現(xiàn)問題?現(xiàn)實中,有的黨員干部,面對群眾反映的問題,嘴上說著一定解決,可轉頭就將這些問題放置腦后;有的黨員干部,為官上任三把火,卻往往抓一陣松一陣,難以持續(xù);還有的領導干部,因工作調動、職位轉換,往往將手頭的工作匆匆了結……等等現(xiàn)象,歸結來看,缺少了“一竿子插到底”的恒心和韌性。
行動上的不落實,歸根到底在于思想上的不重視、方法上的不對路。正是由于少數(shù)黨員干部缺乏一抓到底、一以貫之的工作態(tài)度和方法,也就常常導致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事情被推后、被拋之腦后,群眾關注的大事成了無關緊要的小事,群眾的訴求也自然難以得到滿足,黨員干部的初心也勢必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。我們常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更何況是其所密切關注的煩心事,群眾的關注度自然高、對政府的期待也更高,是亟需相關部門徹底解決的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要想在群眾心中樹立起黨的光輝形象,自然要將服務群眾的事一抓再抓、徹底落實,否則群眾無法享受到本該享受的優(yōu)惠政策,群眾的“獲得感”也就無從說起,黨員干部的形象也會大打折扣。說到底,對待群眾的事,就該拿出滴水穿石的恒心,堅定解決問題的決心,問題不解決不放松,解決不好不放松,群眾不滿意不放松,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,事事有回音。相信只要“一竿子插到底”,一項一項抓落實,一件一件求實效,堅決把該壓的責任壓下去、該打的“板子”打下去,定能在打通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中贏得百姓的支持與信任。 (本報綜合)
編輯:hushaopeng
上一篇:
扎實開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
下一篇:
講好制度故事 堅定制度自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