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知癥親屬照護者
的心理調(diào)適
文:泰康之家記憶照護團隊
寫在前面
據(jù)統(tǒng)計,我國目前有超過1500萬的認知癥人士,他們被困在時間和逐漸模糊的記憶里,經(jīng)歷著困惑、焦慮、無助甚至是絕望。然而,在關(guān)注這樣一個群體的同時,他們背后的家庭、親人和照護者同樣在經(jīng)歷著身心的壓力、情感的沖擊、生活的顛覆和對病程未知的迷茫。他們,同樣值得被關(guān)注和支持,成為認知癥旅途中充滿愛與能量的陪伴者。
照護者的愧疚感
(泰康之家記憶照護區(qū)的家屬聯(lián)誼會)
在與認知癥的照護者尤其是家人溝通的過程中,有很大一部分人會表達出愧疚感。主要來源于以下幾種情形:
當覺得其他照護者比自己照顧的好時,覺得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照護者。
確診后,對于自己在確診之前對待認知癥親人的方式耿耿于懷。
很多人會對與認知癥親人過去的關(guān)系感到愧疚和深深的遺憾,甚至覺得現(xiàn)在再去彌補為時已晚。
壓力難耐時,會偶爾向認知癥的親人發(fā)脾氣,事后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惱和歉疚。
當有機會喘息、從照護者的角色中暫離時,會感到不安和愧疚。當然,有些家人可能為把自己的親人送去養(yǎng)老機構(gòu)而深感虧欠。
不同形式的愧疚感在反映親情關(guān)系的同時,也折射出照護者的壓力。其實,沒有人可以一直做對的事情,也沒有完美的人和完美的照護者。
認知癥親人會面臨由于認知損傷而導致在理解、表達和精神行為方面的挑戰(zhàn),在照顧認知癥親人的過程中,遇到錯誤和挫敗是很常見的,有負面情緒也是難免的,勇敢地承認這些情緒,尋求恰當?shù)尼尫藕椭С?可以有效對抗這些壞情緒,讓自己以更包容和更加積極樂觀的態(tài)度去投入照護。
另外,與其糾結(jié)不能改變的過去,不如合理規(guī)劃好未來的照護,也將會是一場難忘的親情之旅。當自己無法照顧將親人送去機構(gòu)照顧時,也不代表照護責任的推脫,而是為了讓親人得到更好更專業(yè)的照顧。
照護者的壓力
(泰康之家記憶照護區(qū)的員工支持工作坊)
除了愧疚感,照顧認知癥親人也會面臨更多挑戰(zhàn)和壓力。比如,有的家人不得不從被照護者變成照護者,去承擔繁重的照護任務;有的子女甚至要放棄工作,隨之而來的診療費用、照顧費用以及家庭收入減少也成為壓力的重要來源之一。另外,由于認知癥的復雜性,日常的照護中,不僅在衣食住行日常起居中面臨諸多溝通上的問題,還要應對諸如游走、激越、幻覺、妄想等各種精神行為癥狀,對于缺乏照護知識和技巧的照護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壓力來源。
而在高強度的壓力狀態(tài)下,不僅會影響照護雙方的信任關(guān)系,降低照護的質(zhì)量,還將影響到照護者本人的身心健康,進而走向枯竭的狀態(tài)。因此,照護者要及時識別并正視自己的壓力,對此,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協(xié)會分享了一些照護者壓力警訊。
★?否認,在確診后內(nèi)心不接受疾病及其對認知癥親人的影響
★?變得暴躁,易遷怒于認知癥親人
★?回避社交,逐漸退出原來的社交圈
★?對于未來感到焦慮
★?抑郁,破壞自己的情緒并且影響自己應對抑郁狀態(tài)的能力
★?感覺精疲力竭,完成基礎(chǔ)的日常照護任務都變得困難
★?失眠,由永無止境的擔憂引起
★?煩躁不安,引發(fā)情緒低落并觸發(fā)負面反應及行動
★?注意力不集中,導致原本熟悉的日常任務變得困難
★?健康問題,精神和身體開始出現(xiàn)問題(無精打采、腰背酸痛、便秘、免疫力下降等)
如果頻繁地出現(xiàn)以上信號,這說明您的壓力已經(jīng)影響到自身的健康了,要引起高度重視。以下的建議可能會幫助您釋放自己的壓力。
01
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:如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(如認知癥相關(guān)的網(wǎng)站、公眾號等)、線下開展認知癥專業(yè)服務的組織機構(gòu)、政府項目、政策福利等,都有可能會為自己提供知識上、身心上或經(jīng)濟上的支持;
02
使用放松技巧:聽音樂、瑜伽、太極、呼吸練習、漸進式肌肉放松法等,尤其推薦冥想,可以有效地放松身心;
03
尋求家人和朋友的幫助,主動傾訴,釋放壓力;
04
尋求喘息的機會,給自己時間放個假,去放松、去見朋友,享受屬于自己的時光;
05
做一名有知識的照護者:分析自身欠缺的照護知識并努力去學習;鼓勵參加照護者支持小組,與其他照護者相互分享和交流照護經(jīng)驗;
06
學會自我照顧:學習健康知識,培養(yǎng)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保證運動(每天至少10分鐘);保證營養(yǎng)的均衡;進行睡眠訓練,保證充足的睡眠等;需要強調(diào)的是,要進行定期體檢,及時識別自己的健康問題。
照護者的心理調(diào)適
(泰康之家合十護理室認知癥長輩與家屬)
在極度的壓力下,很多照護者會產(chǎn)生一些非理性想法,而這些想法就會像滾雪球一樣,讓照護者的壓力進一步增加。因此,照護者要做好心理的自我調(diào)適,用更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面對每天的照護。
01
非理性想法
“只要ta好就可以,我無所謂?!?/p>
合理的想法
“我也有保護自己健康的權(quán)利。只有我自己健康,才能照顧好ta的健康?!?/p>
02
非理性想法
“為了照顧好ta,我不應該抱怨、生氣和沮喪?!?/p>
合理的想法
“人都是有情緒的,我應該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,為不好的情緒找一個出口?!?/p>
03
非理性想法
“無論我如何努力地去照顧,ta的狀況還是不斷下降,我真沒用!”
合理的想法
“我已經(jīng)為照顧好ta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,我用心的照顧會讓ta病情的發(fā)展得以延緩,并且盡可能保證了ta高質(zhì)量的生活?!?/p>
04
非理性想法
“每次面對長輩的挑戰(zhàn)性行為,我怎么樣都搞不定,真是太失敗了!”
合理的想法
“ta是一個有思想和情感的人,ta的需求是多樣和多變的,我應對失敗是正常的,只要不停嘗試,總能找到應對的方式?!?/p>
05
非理性想法
“只有我最了解ta,沒有人可以代替我,也沒有人可以幫到我?!?/p>
合理的想法
“我應該多與其他照護者和專業(yè)的人士交流,總有一些知識和經(jīng)驗可以幫到我?!?/p>
06
非理性想法
“照護ta已經(jīng)讓我身心俱疲,我沒有時間去運動、去社交、去放松的。”
合理的想法
“運動和社交可以幫助我更好地釋放身體的疲憊和心理的壓力,短暫的抽離將會讓我滿血復活,更好地投入照護中?!?/p>
07
非理性想法
“我一直在不停地失去ta,我越來越不認識ta了?!?/p>
合理的想法
“每一天的ta都是一個嶄新的ta,我應該學會‘放棄’昨天的ta,擁抱今天的ta,享受當下的陪伴,讓每一天都充滿意義。?”
照顧認知癥親人最大的挑戰(zhàn)不在于照顧技巧難以掌握,而在于照護者自身觀念的轉(zhuǎn)變,要永遠看到積極的、有希望的一面!國際著名的認知癥照護專家約翰·澤塞爾博士提出,家人們要學會“放棄”,放棄對疾病不切實際的幻想,放下過去對認知癥親人的印象,去重新挖掘ta的內(nèi)心世界。如果能學會“付出與接受”的智慧,家屬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,比如可能學會珍視回憶、重新感受家庭和親情,學會享受當下、學會付出與放手等等。因此,去利用當下給予認知癥親人更有意義的陪伴,你會更多地感受到認知癥親人帶來的“饋贈”。
照顧認知癥親人是一段
漫長而特殊的旅程,
希望此篇文章,
能夠為有以上困擾的認知癥病患家屬
帶來一些幫助、給予一些慰藉,
幫他們找到前行的力量!
以上文章選自【泰康之家】公眾號
編輯:泰康人壽
上一篇:
【泰康人壽】尋找晚年生活歸屬,這家養(yǎng)老社區(qū)為何成為重慶長輩的“首選”?
下一篇:
【泰康人壽】長輩在泰康之家過得有多開心?她說:“我整個人都改變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