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禪(1824-1900)晚清名僧。俗姓王,號熹公。四川梁山縣(今重慶市梁平區(qū))人。其父為當?shù)馗粦?,田宅綿延數(shù)里,14歲時在梁山縣城北門報國寺削發(fā)為僧,自小資質聰慧,天賦異稟。少年時期既有定見,甘愿放棄富裕生活,出家修禪學佛,初時在杭州靈隱寺修行,而后主持上海龍華寺,住錫上海龍華寺。咸豐同治年間,竹禪游歷京師,與國師翁同龢成為知交,受邀于宮廷王府傳授經(jīng)典,為時所重。一生云游大江南北,光緒年間返蜀示寂。自號“王子出家”,是晚清遐邇聞名的“畫壇怪杰”,雙桂堂禪院第十代方丈,享年76歲。
竹禪平生愛竹,又是一位禪僧,故取名竹禪。他常在蜀山竹林中細致觀察竹的各種形態(tài),“必得成竹于胸中,上而尖頂,下而筍根,使全身透露,影現(xiàn)檀欒,庶幾風晨月夕,恍惚遇之?!敝穸U畫竹,姿態(tài)萬千,頗有神韻。竹禪一生,書畫成就最為顯著,堪與“揚州八怪”媲美,被譽為“畫壇怪杰”。著有《畫家三昧·竹禪畫譜行世》竹禪善于詩詞,精篆刻。作畫時每于氣定神閑的當刻,奮筆揮毫,一氣呵成,古奧樸茂,氣韻、形神兼?zhèn)?,猶如神來之筆,畫作中顯露教化眾生的禪意。寓意深刻,耐人尋味。其書畫上用的印皆自刻,常用印有“王子出家”“破山法嗣”“竹禪”等印章。另一特色閑章為“談經(jīng)石點頭”之印。
竹禪于晚年回蜀。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春,七十六歲高齡的竹禪應雙桂堂僧眾之請,帶著他一生積存的數(shù)箱字畫,回蜀接任方丈,并于年底圓寂。
其墓有聯(lián)云:“攜大筆一支縱橫天下,與破山齊名膾炙人間”。
竹禪善畫水墨人物、山水、竹石,人謂別成一派。畫家以濃淡渾厚的墨色,粗壯有力的筆觸,畫出了有如亂龍滾云,渴驥奔泉的墨梅,梅枝的穿插也畫得生機盎然、氣勢不凡,又用傳神之筆畫出倦于飛翔的八哥,棲息在梅梢頭之上。畫家托物詠志,瀟灑中見勁節(jié),不嬌不艷。此中堂為水墨大寫意畫,橫64.5厘米,縱130厘米。題跋:“花不采,有利勁更大,小鳥偏解語,愛吾癡回頭,莫把聰明忄吳 ,振羽高飛太液池?!碑嬌镶j“王子出家”,白文篆刻方印,“竹禪”。朱文篆刻方印,二印。此中堂現(xiàn)珍藏于四川省新津縣文物管理所。
編輯:Administrator
上一篇:
朵朵桂花落 片片撲鼻香
下一篇:
桂香·秋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