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哥最讓人欣賞的地方是臨陣不脫逃、臨淵不羨魚。他常說的一句話是“寧可欺負愛人,不必得罪小人?!?/span>
那還是十多年前,海哥在公司里受了點委屈,老板在大會上點名“修理”了他一分多鐘。海哥在單位一言不發(fā),回家抽了一包“叼羊。”也是巧,海嫂這天也被老總“尅”了一頓。下班后,海嫂開車到市場買菜,因為違章停車,領回一張罰款單。
海哥把臉一黑,海嫂低眉順眼地進廚房,一邊以淚洗面,一邊蒸肉煮飯洗菜燉湯??赡苁怯悬c壓抑,海嫂沒能把握好高壓鍋的時間。蒸肉出鍋時,五花肉還比較爽口,蒸肉粉是生硬的,瘦肉未蒸過心。
海哥將一杯啤酒一口入胃,再夾了一塊粉蒸瘦肉,咬不爛、吞不下。一氣之下,連盤子和粉蒸肉一起扔出窗外。海哥家在九樓,九樓是這棟樓的最高層。
海哥的做法,一般人不會茍同。按照火車行車規(guī)定,等級低的列車應該讓等級高的列車優(yōu)先運行。但是在單線區(qū)間有時候兩個方向都有來車或者后面的車、無論是高等級列車或者準點車都需要超越前面的慢車或晚點車,那么只好讓等級低的車在站內或特別設置的避讓區(qū)間臨時停車以避讓后面的列車。這種不屬于辦理業(yè)務的臨時停車就叫做待避。
過去,待避多見于單線區(qū)間,某些復線區(qū)間因為后面有直特或者動車那樣的高速班次,所以一路上也是對沿途慢車待避不誤。
火車是如此,小家也是如此,大家亦是如此?;疖嚺c火車待避,是為了鐵路運行順暢。家人與家人相讓,是為了家庭興旺。
一讓兩有,一爭兩丑。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是長幼有序,禮讓三先。讓不是示弱,是寬容,是內心的強大。
讓不是不爭,而是以不爭的事實爭取群眾雪亮的眼睛,爭取不辜負組織的沉甸甸的重托。讓不是虛偽謙讓,而是自信的禮讓。禮讓讓人進步,禮讓讓人幸福。
最近的一則新聞,讓國人欣慰。一位耆髦老人過斑馬線時,機動車輛均停下來,等候老人家緩緩穿過。老人家感慨不己,摘下帽子,鞠躬向司機致意。這種溫馨的待避和慈祥的致意,不正是炎黃子孫的優(yōu)秀DNA?(作者:柯建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