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特別渴望撿錢,可總是不能如愿,這與我走路的姿式有關(guān),昂首挺胸,目視前方,即便腳下有坨金子我可能也看不到。看到別的小朋友撿了錢,要么買好吃的,要么交給老師受表揚,恨不得腳下生錢解饞得表揚。弟弟卻不一樣,他會撿錢,自小就是個白白胖胖墩實樣子,人稱小地主,總是喜歡跟在一群大孩子的屁股后邊,悶著頭跟隨。他有兩次撿錢的經(jīng)歷,可謂不凡,讓少年的我煞是羨慕。
一次是在車站撿到兩元錢,時值寒假,所以沒法交老師受表揚,那時候的2元錢對于幾歲的孩子可不是小數(shù)目!面對如此巨大的財富,他不敢吭聲,抑或不想吭聲,也不愿拿出來與人共享,自己悄悄動用了1毛錢買了10個拉炮,剩余的1元9毛一直壓在筆盒底層,直到次年春天讓哥哥發(fā)現(xiàn),受哥哥的恐嚇,乖乖地交給了哥哥享用。
再一次是一個暑假的清晨,我還在睡夢中,聽到如廁回來的弟弟神秘兮兮地告訴在醫(yī)院工作的母親,他在醫(yī)院的走廊里撿到了一個塑料袋,里邊裝著300多元錢。那時候的300多元可以買臺熊貓牌黑白電視機了,而我們姐弟卻只能擠在醫(yī)院的某個走廊里看公家的電視。母親馬上斷定,昨天剛發(fā)了工資,這個數(shù)正好是兩個人的工資,醫(yī)院的雙職工不多,一定是哪位昨晚看電視時掉的。于是母親收起錢,說等會兒就會有人急了。果不其然,一位女醫(yī)生哭喪著臉,悄悄來對母親說,怎么辦啊,我把昨天發(fā)的工資丟了,我怎么跟家里交待啊。母親笑著說,不急,想想你昨天都到哪去了,丟的錢是多少,用什么裝的。只見她一口氣說出來,與弟弟撿到的吻合了,母親到房內(nèi)笑瞇瞇地拿出錢交給了她,那阿姨高興得差點哭起來,聽母親說完原委,阿姨抱著弟弟連聲說著感謝的話。
那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,可那也是一個“我在馬路邊,撿到一分錢,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里邊……”的純潔年代。
這里還有一個故事。一個少年朋友,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撿了一個雞蛋,他說那一年他不但窮了一年,還特別的不順,成為他一生不可磨滅的印記,從那以后只要不是自己的東西,他一概不要。
前不久,辦公室里來了一位老人,說他撿了700多元錢,卻找不到失主,只好來交給紅會,捐給需要幫助的人。老人的拾金不昧和善舉以及對我們紅會的信任,感動著辦公室的每一個人。誰說“世道澆漓,人心不古”?誰說“世風(fēng)日下,世衰道微”?
這幾天的天氣極其悶熱,全國各地不少城市“陰霾”不散。走在上班的路上,一陣太陽雨掠過,濡濕之氣在太陽底下漸漸升起,遠遠地,看到前方有一張熟悉的頭像,靠近時才看清是一張10元人民幣,四下看了看沒有人路過,錢幣已打濕,看來掉在地上有一會了。為了不踐踏人民幣,我順手撿了起來,這算是我從小到大撿到的最大一筆錢,可完全沒有了小時候渴望和想像中的一絲興奮,反而覺得不知如何是好。一直捏著那10元錢,把錢交給了一位看店的女孩,讓她到時送給上門的乞討者。
來到辦公室,打開電腦,有文字涌上心頭,于是,想寫一寫“渴望撿錢”的快樂往事。過年了,祝所有看到這篇文字的朋友們新年快樂,不是渴望撿錢,而是渴望發(fā)錢啦……(倪霞(通山) )
編輯:Administrat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