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吳劍、張建偉報道:2日,在桂花鎮(zhèn)劉家橋村委會廣場上,一群婦女正在跳輕快的廣場舞,引得周圍群眾駐足觀看。在劉家橋好人好事的宣傳櫥窗前,幾個村民正在熱烈討論著,旁邊還有志愿者櫥窗、十星級文明戶櫥窗?!耙晃逡皇惫こ痰膶嵤?,為劉家橋新村增添了不少亮點。
在實施“一五一十”文化惠民工程的同時,桂花鎮(zhèn)結合鎮(zhèn)情,著力挖掘地方文化底蘊,堅持“政府引導、群眾自發(fā)、村組支持、能人幫助”的原則,加大農村文體硬件設施投入,加強對鎮(zhèn)文化站、文體能人的引導,激活農村群眾文化的自覺。
劉家橋村“一五一十”工程試點時,村“兩委”認真開展“五講三評”工作,特別是針對文化中心戶、志愿者、劉家橋好人和十星級文明戶的評選工作。通過評選,劉家橋村共有70余位村民自愿加入志愿者隊伍;在劉家橋好人評選中,從40余個好人中篩選了12位有代表性的好人好事;在十星級文明戶的評選工作中,重新評選了69戶文明戶。通過開展“五講三評”工作,增強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,自覺參與家園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高漲,各種陋習大為改觀。
在區(qū)委宣傳部、區(qū)文體新局和鎮(zhèn)政府的支持下,該村原有的群眾文體活動隊從2支增加到7支,其中廣場舞隊有3支、傳統(tǒng)的舞龍舞獅隊和蚌殼表演隊4支,年表演200余場次。全村還有鑼鼓隊18支。為了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,鎮(zhèn)村共投入資金5萬余元為村民添置設備服裝和道具,投入7萬余元硬化村文化活動廣場1200余平方米,投入3萬余元添置籃球架一套、乒乓球桌一張、健身器材1套。建起近300平方米文化墻和6組宣傳櫥窗,為劉家橋村增添了新亮點。
編輯:Administrator